石化齒輪泵的特點及使用事項與檢驗修理
一、齒輪泵的特點及使用事項
齒輪油泵可以分為磁力齒輪泵、磁力泵、高溫磁力泵、保溫磁力泵,具有無泄漏、無噪音、效率高的特點。
磁力齒輪泵的優(yōu)點:
同使用機械密封或填料密封的容積泵相比較,磁力齒輪泵具有以下優(yōu)點:
1.泵軸由動密封變成封閉式靜密封,避免了介質泄漏
2.無需潤滑和冷卻水,降低了能耗
3.由聯(lián)軸器傳動變成同步拖動,不存在接觸和摩擦。功耗小、效率高,且具有阻尼減振作用,減少了電動機振動對泵的影響和泵發(fā)生氣蝕振動時對電動機的影響
4.過載時,內(nèi)、外磁轉子相對滑脫,對電機、泵有保護作用
5C運行注意事項
1防止顆粒進入
(1)不允許有鐵磁雜質、顆粒進入磁力傳動器和軸承摩擦副
(2)輸送易結晶或沉淀的介質后要及時沖洗(停泵后向泵腔內(nèi)灌注清水,運轉1min后排放干凈),以保障滑動軸承的使用壽命
(3)輸送含有固體顆粒的介質時,應在泵流管入口處過濾
2防止退磁
(1)磁力矩不可設計得過小。(2)應在規(guī)定溫度條件下運行,嚴禁介質溫度超標??稍诖帕Ρ酶綦x套外表面裝設鉑電阻溫度傳感器檢測環(huán)隙區(qū)域的溫升,以便溫度超限時警報或停機。
3防止干摩擦)(1)嚴禁空轉。(2)嚴禁介質抽空。(3)在出口閥關閉的情況下,泵連續(xù)運轉時間不得超過2min,以防磁力傳動器過熱而失效
磁力齒輪泵使用注意事項:
1)安裝完畢后,用手轉動聯(lián)軸器檢查有無碰擦現(xiàn)象
2)為防止雜物進人磁力泵內(nèi),磁力泵進口處設過濾器,過濾面積大于管路截面積的3一4倍
3)嚴禁空運轉
4)揚程高的磁力泵在出口管路上應裝止回閥,以防突然停機的水錘破壞
5)開泵程序:開車前打開進口閥門,將泵內(nèi)灌滿須輸送的液體;關閉出口閥;點動電揚機,檢查磁力泵的轉向是否正確;磁力泵啟動后,出口閥應緩慢開啟,待泵達到正常運行狀態(tài)后,再將出口閥調(diào)到所需開度。試運轉5~10min,如無異常,可投入運行。
停車程序:關閉出口閥門;切斷電源;關閉進口,長期停機不用時,清洗泵內(nèi)流道并切斷電源。
二、齒輪油泵檢驗與修理
1.傳動齒輪與主,從動齒輪齒面上或內(nèi)外轉子齒面上有毛刺時可用油石磨光,如輪齒剝落或缺口應予換。
2.齒輪式齒輪油泵主,被動齒輪的嚙合間隙如過大,會影響不銹鋼齒輪泵油壓力,測量時可用厚薄規(guī)在互成1200處分三點檢驗。正常的嚙合間隙應為0.08~0.20mm,較大不超過0.75mm,并且各測量點間隙不超過0.10mm,超過應換主,被動齒輪。
轉子式齒輪油泵轉子軸與襯套磨損間隙超過0.10mm時,需換襯套。也可用鏜孔鑲套的方法,恢復其標準配合間隙。
鑲套修理時,應注意保持內(nèi),外轉子的偏心距不變,否則對供油量將有較大影響。
3.齒輪油泵蓋工作面磨損過大,也會影響泵油壓力,可用鋼板尺與厚薄規(guī)配合檢查,其磨損凹痕不得超過0.05mm,若超過了可將泵蓋平放在平板上用氣門砂研磨平為止。若大于0.10mm,可在車床上車平,然后磨光;也可在平面磨床上磨平。殼體端面可在銑床(或磨床)上銑(磨)去少量,然后在平臺上研磨。
4.限壓彈簧過軟或球閥有磨損,不圓,麻點過多,封閉不嚴等現(xiàn)象時,均應換。
5.內(nèi)轉子橫銷有松動或傳動齒輪橫銷松動,亦應換。
6.安裝百分表測量泵軸,用手晃動泵軸檢查其松曠程度,齒輪油泵軸與殼的配合間隙一般為0.03~0.08mm,如超過0.16mm應換泵軸。
7.檢查泵軸端面間隙,一般為0.03~0.08mm,用厚薄規(guī)測量泵殼尾端與傳動齒輪間的間隙,如超過0.12mm時,可拆下傳動齒輪,在傳動齒輪與泵殼尾端之間加墊適當厚度的鋼墊片調(diào)整。
8.齒輪油泵從動齒輪與軸配合間隙一般為0.02~0.05mm,較大不超過0.15mm。9.主動軸的彎曲,可用百分表檢查,指針擺差不能超過0.06mm,超過時應予以校正。